❶ 租賃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如何確定其入賬價值
經營租賃取得的固定資產不入賬,融資租賃取得的固定資產按實際付款總額入賬。
❷ 稅法如何規定融資租賃固定資產的確認
稅法所指的融資租賃,是指在實質上轉移與一項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的一種租賃。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租賃為融資租賃:
(一)在租賃期滿時,租賃資產的所有權轉讓給承租方;
(二)租賃期為資產使用年限的大部分(75%或以上);
(三)租賃期內租賃最低付出款額大於或基本等於開始日資產的公允價值。
❸ 融資租賃入固定資產,入賬價值
固定資產入賬價值按現值入賬。這個是重點一定要掌握
❹ 融資租賃的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如何確定
一、如果承租期滿,承租人能夠取得融資租賃的固定資產的所有權,則折舊年限應為租賃期與版租賃資產尚可權使用年限。
二、如果承租期滿,承租人不能夠取得融資租賃的固定資產的所有權,則折舊年限應為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者(一般為租賃期限)。
企業租入固定資產應計提折舊,折舊政策應和自有固定資產折舊政策一致,同自有固定資定一樣,折舊方法一般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等。確定融資租賃固定資產的折舊期應視租賃合同而論,如果能夠合理確定租賃期屆滿時企業將會取得資產的所有權,即可認為企業擁有該資產的全部使用壽命。
固定資產折舊,是指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逐漸損耗而轉移到商品或費用中去的那部分價值,也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由於使用固定資產而在其使用年限內分攤的固定資產耗費。確定固定資產的折舊范圍是計提折舊的前提。
固定資產折舊是指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系統分攤。使用壽命是指固定資產的預計壽命,或者該固定資產所能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的數量。應計折舊額是指應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的原價扣除其預計凈殘值後的金額。
❺ 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的確認與計量如何體現實質重於形式原則
遵循的會計的原則是:實質重於形式。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由於資金不足,或因資金周轉暫時困難,或為了減少投資風險,藉助於租賃公司或其他金融機構的資金而購入的固定資產。所有權不屬於企業,但是企業實質上獲得了該資產所提供的主要經濟利益,同時承擔了與資產有關的風險。
因此,遵循實質重於形式,將其視為企業資產。
(5)融資租賃固定資產價值確定擴展閱讀: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應當在租賃開始日,按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的原賬面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兩者中較低者作為入賬價值,借記「在建工程」或「固定資產」科目,按最低租賃付款額,貸記「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未確認融資費用」科目。
在租賃開始日,按最低租賃付款額入賬的企業,應按最低租賃付款額,借記「固定資產」等科目,貸記「長期應付款」科目。
按期支付融資租賃費時,借記「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❻ 關於融資租賃固定資產
是要計入固定資產的。
稅法所指的融資租賃,是指在實質上轉移與一項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的一種租賃。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租賃為融資租賃:
(一)在租賃期滿時,租賃資產的所有權轉讓給承租方;
(二)租賃期為資產使用年限的大部分(75%或以上);
(三)租賃期內租賃最低付出款額大於或基本等於開始日資產的公允價值。
❼ 融資租賃固定資產提前購買,其資產價值如何確定,是否要按不動產開票,財務如何處理
如果出租人在沒有承租人的情況下購買租賃物件,和一般的采購的沒有什麼區別,會計處理也是按照貿易采購的會計處理方式進行處理。你問的問題談到按「不動產開票」,估計買的租賃物是不動產,可以開不動產的發票,但要繳納不動產的相關稅款(如,房產稅、地稅等)。而且未來要用融資租賃的方式租給承租人使用,租期結束後還要過一次戶才能把產權轉移給承租人,屆時(原本不應該)有可能還要按二手房銷售政策,再次繳納相關費用。
❽ 企業融資租賃取得的固定資產,其入賬價值的確定方法是()。
正確答案:C
解析: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應在租賃開始日按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兩者中較低者,作為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
❾ 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如何確定入賬價值
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按租賃協議的設備價款、運輸費、途中保險費、安裝調試費等各項費用,確定入賬價值。
入賬價值時
借:固定資產—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
貸:長期應付款—融資租憑費
每年支付融資租憑費時
借:長期應付款—融資租憑費
貸:銀行存款
租憑期限滿後結轉屬於企業固定資產
借:固定資產—X項用固定資產
貸:固定資產—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
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視同企業購置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使用次月開始折舊攤入有關科目費用成本
問題補充:樓上說的意思就是
如果租賃資產占企業資產總額比例等於或小於30%的,也可按最低租賃付款額作人賬價值,也就是說作為企業自有資產進行管理的。
❿ 融資租賃固定資產入賬價值怎麼算
企業利用融資這一手段,向出租人租入所需要的固定資產的業務。這一業務的關鍵詞是融資與租賃。所以它是具體融資性質的租賃業務。
融資租賃會涉及到三方當事人:出租人,承租人和出賣人。
出租人:就是融資租賃公司,這個公司不以經營固定資產為主要業務,而是以出租的方式向承租人提供購買固定資產所需的資金。它的主要業務就是經營出租業務。
承租人:就是要租入並長期使用所需固定資產的當事人。
出賣人:也稱供貨方,就是提供並出售固定資產的出售人。
這一業務的基本內涵為:
編個小故事吧:
承租人想要一台固定資產,可他買不起,於是他就找到了融資租賃公司說:親愛的出租人先生,你好,我想到你這融資租賃一台生產設備(固定資產)怎麼樣。
出租人說:好啊,我就是專門做這個的。設備你選好了嗎?是誰的設備?
承租人說:選好了,我想就要出賣人的那台設備。
出租人說:那就好,那你就到出賣人那去提貨吧,價款我出,有關的事宜你出跟他談吧,不過這固定資產的所有權可是我的噢,你可以分期給我付租金的喲。設備你可要選好,有什麼問題我不負責任的!如果你能按期把各項的租金給我的話,租期完了後,設備就給你吧!我要那破玩意也沒有用。
承租人一聽,高興極了,於是兩人就簽定了融資租賃合同。並到出賣人那提了貨。
後來的事,就是承租人按合同約定每期給出租人付租金,最後設備終於成了自己的,但這設備也已經老的快要賣廢鐵了。
總結一下:
承租人由於資金的缺乏等等一些原因無力購買(或不想佔用太多的流動資金而取得)其生產經營所需的固定資產,就找到融資租賃公司用融資的方式進行租賃(就是向融資租賃公司借錢),而租賃公司並不提供該固定資產資產(從來不庫存任何固定資產的),而是向承租人提供購買固定資產所需的資金,並同承租人簽定融資租賃合同,固定資產的購買事宜由承租人確定,出租人不對固定資產的質量,維修,使用等運行狀況負責,(出現質量等問題承租人直接找供貨方交涉)並要求承租人在租賃期限內分期支付雙方約定的租賃費用。當然租賃期基本上就是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了。一般情況下合同會約定,承租人能按期交付租金,租賃期滿後,固定資產的所有權就轉移給承租人了,(承租人要那破設備也沒有用),但如果合同沒有約定,那設備的所有權仍屬於租賃公司的,(其實這時設備已沒有什麼使用價值了)。
雖然在租賃期內固定資產的所有權不屬於企業,但是該固定資產的租賃期基本上等於其壽命,所以按會計核算原則—實質重於形式,應當以企業的固定資產進行核算。
二、融資租賃的核算:
由於融資租賃業務,是向融資租賃公司租入固定資產的業務。租賃公司出租是為了賺錢的,不是光為給企業借錢的,所以在租賃期內分期支付的實際總價款中包括有:固定資產的購買價(包括應構成固定資產成本的一切費用),租賃公司墊支經費的利息費用,還有就是租賃公司應賺取的利潤等。因而這遠遠高出了企業用自己的錢去購買的價款(固定資產真實價值)。這時的應付給租賃公司的價款超出了固定資產真正價值,所以超出部分應歸屬於這種融資手段所發生的費用。
那麼,這固定資產的真實價值是怎樣確定呢?怎樣確認融資費用呢?又怎樣將融資所發生的費用分攤到租賃期的各個會計期間呢?
下面我們通過一個例子來說明:
2006年12月31日A企業向融資租賃公司租入生產設備一台,租期為3年,約定每年末支付租金,連續支付五年分別支付100萬元,200萬元,300萬元,如租賃內含利率為6%。固定資產無殘值。每年末直線法一次計提折舊。
由於是融資租賃,因而支付的租金總價一定是大於固定資產的真實價值的,多出的那部分就是租賃公司應得的,同時也是承租人應付出的融資租賃費用。
所以我們將應付的租金總額(長期應付款),分解成為固定資產的真實價值(即入賬價值,也就是拿自己的錢去嗎的合理價,(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和融資租賃所對應的費用(款確認融資費用,這要分攤到各項中的財務費用中去)。
固定資產的真實價值即入賬價值就是相當於每期的付出額用貨幣的時間價值折現到現在時刻相當於多少錢,每期付的總和,相當於現在的多少。即
固定資產入賬價值(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100×(P/F,6%,1)+200×(P/F,6%,2)+300×(P/F,6%,3)=100×0.9434+200×0.8900+300×0.8396=524.22(萬元)
(註:以上例子的支付租金各期不相等,如每期支付相等,若每期支付200萬元,那就是年金了,用年金現值的計算方法即可200×(P/A,6%,3),當然支付方式不同,計算的結果一定是不同的)
長期應付款=100+200+300=600(萬元)
未確認融資費用=600-524.22=75.78(萬元)
2006年12月31日,分錄為:
借: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524.22
未確認融資費用 75.78
貸:長期應付款 600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應付本金余額部分為524.22萬元,應在各期分攤到財務費用中的未確認融資費用為75.78萬元。
每年應確認的累計折舊=524.22÷3=174.74(萬元)
2007年12月應付租金為100萬元,
應確認的融資性的財務費用=524.22×6%=31.45(萬元)
本金實際支付額=100-31.45=68.55(萬元)
分錄:
借:製造費用 174.74
貸:累計折舊 174.74
借:長期應付款 100
貸:銀行存款 100
借:財務費用 31.45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31.45
此時的固定資產應付本金就減少為(524.22-68.55)455.67萬元。
2008年12月,應付租金為200萬元。
應確認的融資費用=455.67×6%=27.34(萬元)
本金實際支付額=200-27.34=172.66(萬元)
分錄:
借:製造費用 174.74
貸:累計折舊 174.74
借:長期應付款 200
貸:銀行存款 200
借:財務費用 27.34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27.34
此時的固定資產應付本金就減少為(455.67-172.66)283.01萬元
2008年應付租金為300萬元
應確認的融資費用=75.78-31.45-27.34=16.99(萬元)(說明:驗算283.01×6%=16.9806,與上數只是尾數一點相差,是四捨五入導致,為了保證如期攤完,所以要用倒擠法)
本金實際支付額=300-16.99=283.01(萬元)。
分錄為:
借:製造費用 174.74
貸:累計折舊 174.74
借:長期應付款 300
銀行存款 300
借:財務費用 16.99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16.99
此時的應付本金余額=524.22-68.55-172.66-293.01=0,全部付完,並將未確認融資費用也全部攤完。
以上是知道了融資租賃的內含利率,不知道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我們如何確定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
還有一種,就是知道了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而不知道融資租賃的內含利率,所以就必須根據已知的條件確定內含利率,這樣才能准確的、合理的在各個期間內對未確認融資費用進行分攤。
我們仍以題為例:
2006年12月31日A企業向融資租賃公司租入生產設備一台,租期為3年,約定每年末支付租金,連續支付五年分別支付100萬元,200萬元,300萬元,該固定資產的市場價格為524.22萬元。固定資產無殘值。每年末直線法一次計提折舊。
則我們必須確定使得各年現值之和等於公允價值的那一個折現率(即租賃內含利率)。
根據貨幣的時間價值,設內含利率為i,即有
524.22=100×(P/F,i,1)+200×(P/F,i,2)+300×(P/F,i,3)
這時,就得用測試法,一個利率一個利率的進行測試,找出使等式成立的那個折現率,即為租賃內含利率。
如當i=5%時,等式的右是多少,當i=6%時,是多少,當i=7%時等於多少。就這樣一個一個的測。如是介於5%到6%之間時,就得用內插法確定準確的利率。
本題中,
當i=6%時,即有
100×(P/F,6%,1)+200×(P/F,6%,2)+300×(P/F,6%,3)=524.22
左右相等,即內含利率為6%。
而後的分攤與會計處理的方法,就與上例一致了。
以上的會計處理方法同樣適用於企業用於延期付款所購的固定資產的核算。